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冬:实现智能制造技术转型可从三方面着手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冬:实现智能制造技术转型可从三方面着手陈学冬表示,智能制造技术对我国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我国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8日电(高二山)28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机集团总工程师兼副总经理陈学东在《财经》举办的“2022中国实体经济论坛”上表示,智能制造技术对我国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可以从宏观政策、平台和人才三个方面着手。
陈学东在发言时表示,智能制造技术对我国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我国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未来十五年,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要加快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建议从宏观政策、平台和人才三个方面着手。
一、要重视智能制造相关产业的工业基础,统筹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聚焦重点领域,以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提升智能制造的供应服务能力,为对标世界一流、加快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在智能制造领域做贡献,包括产学研用相结合,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另外,在检验检测,咨询,标准,测试,安全评估等方面建立一系列平台,建立长效评价机制。同时,完善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力。
二、加强平台建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如何发挥高校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转制院所和龙头企业的作用。不管是高校院所,还是企业,应当围绕逻辑关系、上下游关系、产业链和创新链关系来打造创新联合体。
三、人才培养,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企业家和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
陈学东指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直接关乎着我国智能制造质量水平,我们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链的变革和优化升级,实现产业模式和企业生态的根本性实现转变,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有利的支撑。
突发!刚刚,1800亿大白马闪崩跌停!宁王再创新低,科创板新股中一签赚超6万
【机构调研记录】交银施罗德基金调研兴业科技、新莱应材等9只个股(附名单)
破产危机后,万亿银行巨头惨亏300亿!裁员9000人!中国区CEO发声
深圳第四轮集中供地来了!7宗地总起始价超100亿,多个地块位于片区中心地带
破产危机后,万亿银行巨头惨亏300亿!裁员9000人!中国区CEO发声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算法推荐专项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